2)第三十六章 道衍,我们比谁的预判更准_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信的灵魂。

  “不说话,朕便认为你答应了。这是朕的预判,你可以带走,留下你的预判封好,他日,我们一起解封,分出胜负。”

  朱允炆将一封封好的信放在桌案上,然后走向门口,吩咐内监的人不要打扰道衍,若他需出宫,安排人送出去即可。

  双喜见朱允炆心情不错,便笑道:“皇上,今儿可要去后宫?”

  朱允炆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后宫了,还是一条鞭法给闹腾的,纵然内阁拿出了完善的方案,针对存在的问题,也准备了应对策略。

  比如银贵谷贱的问题,内阁给出的意见是让课税司担负起银两与谷物兑换职责,全国统一标准,避免商人恶意抬高银价。

  再是比如州府县可能抵制的问题,内阁会同户部,与朱允炆反复商议,认为州府县抵制的原因,是一条鞭法会伤害地方衙门利益,让其无利可图。

  朝廷可以退让一步,拿出税银的三成,让给州府县自主支配,中央只需要七成便可。

  如果是朱元璋掌权,听说内阁与户部想要让地方分自己的钱,这些人的脑袋都可以挂在旗杆上风干了。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,他更懂得市场规律,更懂得财政一次分配、二次分配。

  朱允炆拿着户部给出的往年税收数据,计算了许久,最终答应了内阁,让利地方,推行政策。

  可朱允炆同意了,内阁点头了,六部知道了,百官不干了。

  一群群开始闹事,说什么一旦留钱给地方,势必会导致地方割据,引发地方贪腐,到时候地方富有,而中央财政短缺,又该如何是好?

  还说一旦如此行事,京城必然会陷入无粮可用的境地,到时候易子而食的惨剧将会重现人间。

  一条鞭法还没推行地方,先在朝廷遭遇了抵制。

  这让朱允炆很是头疼,也彻底感受到了改革的阻力,这些顽固派,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,将一条鞭法批的一无是处,甚至有官员说什么,此法一行,必会引发天怒。

  天怒没怒,朱允炆不知道。

  但地震是真的来了。

  虽然震级不高,动静不大,但毕竟感觉到了震感。

  这下子,更给了官员发挥的空间,将一条鞭法与上天警告联系在一起,一定要让朱允炆停止此法。

  朱允炆好脾气,也被激怒了。

  丫的,地震咋回事,老子比你们这群白痴更清楚,竟然借地震攻击一条鞭法,那就赏他们一条鞭,让这些白痴拿着马鞭,去边塞放马去。

  一个月内,朱允炆先后调走了三十五位官员,比如跳的最凶的七品的监察御史刘勇,朱允炆表扬了他,然后大笔一挥,升任刘勇为六品宣抚佥事,任职地点,雷州府。

  收到调令的刘勇,哀求皇上收回成命,并转换立场,表示第一个拥护一条鞭法。

  雷州府,可是广州最南面了,游过海,就可以到海南岛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wdb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